一、 潮流顶流:CASETIFY 品牌的崛起
在当下这个科技与时尚紧密相连的时代,手机壳早已跳脱出单纯的保护功能,晋升为彰显个性、追逐潮流的时尚单品。
CASETIFY品牌,以其新颖独特的设计、频繁的明星效应加持,稳稳拿下手机壳市场 “金字塔尖” 的位置,甚至被冠以 “手机壳界爱马仕” 的名号。
其普通款式定价在300-500元区间,而与知名人士、热门IP的联名款更是价格不菲,甚至可达上万元。
在追求个性表达的消费市场里,CASETIFY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潮流符号、身份标识,其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二、平替陷阱:山寨手机壳背后的暴利诱惑
面对CASETIFY手机壳高昂的价格,部分消费者心生退却之意,开始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寻找所谓的 “平替” 产品。不法分子正是瞅准了这一市场需求空隙,暗中布局,准备大赚一笔黑心钱。
以陈某为例,他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假借他人身份信息,在拼多多上开设了一家名为 “CASETIFY韩主” 的网店。这家网店从表面上看,与众多正规店铺无异,甚至在商品展示、页面设计上刻意模仿官方风格,还在商品名称里堂而皇之地写上 “CASETIFY” 字样,宣传图片也直接盗用正品图。可实际上,其售卖的手机壳从进货渠道到产品品质,完全是彻头彻尾的假冒伪劣。
从进货成本来看,他以每个13元的超低价采购这些山寨手机壳,再以25元左右的价格对外出售。对比正品动辄300元以上的起步价,这种 “低价诱惑” 对一些不明真相、尤其是想省钱又追求品牌的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靠着这种扭曲的 “性价比” 优势,陈某的网店生意异常 “火爆”,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非法销售金额累计高达90余万元。
三. 法网恢恢:售假者终尝苦果
俗话说, “手莫伸,伸手必被抓”。2024年11月9日,陈某在深圳落网。到案后,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包括网店经营过程、进货销售的渠道以及刷单营造虚假繁荣等种种细节。
案发后,陈某在家属协助下积极补救,主动赔偿了商标权利人12万元,取得了对方的谅解。同时,在案件审理阶段,他又退缴了全部违法所得,并提前预缴了罚金。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陈某明知所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持续进行销售活动,且销售金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不过,鉴于陈某到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落实赔偿、退缴等补救措施,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同时对扣押在案的假冒商品及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一审判决后,陈某未提出上诉,该判决正式生效。
四. 法律亮剑:守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与价值
这起 “CASETIFY 手机壳售假案” 迅速在社会各界掀起波澜,它不仅仅是一次对不法经营行为的精准打击,更是向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敲响的警钟,有力彰显了我国当下严厉保护知识产权、重拳整治侵权假冒行为的坚定决心。
五、经营者警钟长鸣
部分像陈某这样的从业者,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过度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根本没意识到销售假冒商品是在触碰法律的高压线。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把仿冒品价格压得足够低,就会有大量消费者买单,自己便能轻松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法律从来不手软,通过这起案件,就是对那些心存侥幸、妄图通过侵权手段走 “捷径” 赚快钱的不良商家的当头棒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有明确规定,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都要面临严厉的刑罚。这也再次提醒每一位经营者,只有老老实实依法依规经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才是立足市场、长久发展的唯一正道。
六、消费者需擦亮眼睛
这起案件同样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容易被一些低价 “平替” 所迷惑,忽视了产品的真伪辨别。殊不知,购买山寨手机壳,不仅会使自己成为违法产业链上的一环,助长不良风气,从自身利益来讲,也可能面临诸多隐患。
这些假冒商品在质量上往往难以保障,可能出现掉色、材质有害等各类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消费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先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购买商品,认真核对产品信息,对于来路不明的低价 “平替”,要多个心眼,谨慎对待。
一旦发现购买到假货,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
END
数据来源: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
编辑:刘慧欣
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监制:张月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