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国民品牌,近期却因知识产权与股权问题陷入了巨大的风波之中。这场风波不仅关乎品牌的未来,更是一场关于家族传承与企业发展的深刻变革。
一、商标归属:核心问题的浮现
“娃哈哈”商标的归属问题是这场风波的核心。尽管娃哈哈集团一直使用这一商标,但其所有权归属却并不明确。
1996年,娃哈哈集团与法国达能合资成立娃哈哈食品时,曾计划将商标转让至娃哈哈食品,但这一转让并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批准。2007年,杭州仲裁委裁定商标转让协议终止,娃哈哈食品仅获得商标使用权。
2025年2月,娃哈哈集团曾试图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因股权制衡问题,这一计划最终被叫停。
目前,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这使得宗馥莉在使用“娃哈哈”商标时面临重重限制。
二、股权结构:多方制衡的僵局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加剧了这场风波。
目前,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由三方持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国资)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有24.6%。这种“无绝对控股股东”的结构使得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决定商标的使用,导致决策陷入僵局。
宗馥莉(图源娃哈哈官网)
此外,宗馥莉通过职工持股会间接控制的股份比例存在争议。有消息称,职工持股会中目前仅有宗馥莉一人,这意味着她可能实际持有公司54%的股份。
然而,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且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比例也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三、宗馥莉的“独立”之路
面对商标使用和股权结构的双重困境,宗馥莉选择了另起炉灶。2025年9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将全面启用新品牌“娃小宗”。这一决定被视为宗馥莉在既有约束下寻求破局的主动选择。
“娃小宗”的诞生不仅是对商标使用受限的一种应对,更是宗馥莉试图摆脱家族企业束缚、打造独立品牌的尝试。宏胜集团已为“娃小宗”注册了涵盖食品、啤酒饮料等多个品类的商标。
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外界对宗馥莉是否在“挖空”娃哈哈集团的质疑。
四、家族内部的纷争
娃哈哈的风波不仅局限于商标和股权,还涉及家族内部的遗产争夺。
2024年12月,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在香港和杭州分别发起诉讼,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
这场遗产争夺战进一步加剧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使得娃哈哈集团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五、品牌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场风波对娃哈哈品牌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一方面,商标和股权问题的暴露促使娃哈哈集团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治理结构和品牌管理策略。另一方面,宗馥莉的新品牌“娃小宗”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娃哈哈曾凭借AD钙奶、营养快线等产品成长为国民级品牌,但如今却因家族内部纷争屡次成为舆论焦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娃哈哈需要尽快解决内部问题,恢复品牌的稳定发展。
娃哈哈的这场风波,不仅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困境,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缩影。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实现股权的合理分配和家族的和谐传承,是娃哈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所有民营企业需要思考的方向。
END
数据来源: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
编辑:刘慧欣
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监制:张月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