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苏璐静 来源:《通信竞争》2019年第3期
每当人们购买新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插入自己的SIM卡。随着智能手机的外观越来越轻薄,SIM卡从以前的标准卡,经历了Mini SIM、Micro SIM、再到nano SIM的演变,体积变得越来越小,从银行卡大小缩小到现在指甲盖大小。如今,中国联通在今年3月宣布eSIM独立号码业务全国商用,“看不见的手机卡”——eSIM终于登上了全国的舞台。
eSIM即是将传统SIM卡嵌入终端设备中的新形态,在未来的终端设备里将不需要再设计传统的SIM卡槽。目前,国内运营商针对eSIM的业务分为两类:一是独立号码业务。用户可为eSIM终端开通一个独立的号码,支持通话、移动数据、短信等业务。二是一号双终端业务。用户可在原有的手机主号码基础下,添加一个eSIM设备作为附属终端,实现套餐共享和数据同步。
面对eSIM带来的新机遇,走在改革前端的中国联通则表现得最积极,率先支持了苹果、华为、三星手表eSIM业务的开通,并推出了多款专属套餐。其中10元套餐包含全国流量500M,国内通话60分钟。20元套餐包含全国流量1GB,国内通话150分钟。入网当月免月租,并有首存送费活动。10元套餐话费首存30元送30元,20元套餐话费首存60元送60元,用户预存款及赠款分6个月返还,每月分别返还10、20元。
直到2018年12月中国电信也宣布推出了eSIM手表专属套餐。9元套餐包含全国流量500MB,国内通话60分钟和5条短信。19元套餐则包括全国流量1GB,国内通话120分钟和10条短信。
中国移动则是国内最晚宣布开通此业务的运营商。2019年1月宣布在天津、广州、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成都共 7 个城市推出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若用户在2019年12月前办理可享受免收10元/月的业务功能费优惠。
尽管eSIM节约了手机空间给功能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推动智能手表真正摆脱手机成为独立的工作设备,更被认为是未来物联网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持,但其普及推广的过程却是曲折艰难。除了中国,目前全球仅有十个国家提供eSIM支持:奥地利,加拿大,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德国,匈牙利,印度,西班牙,英国和美国。但在美国,也只是部分运营商提供这项服务。2018年4月,苹果公司就曾对AT&T、Verizon和GSMA提起诉讼,理由是认为运营商们联合起来抵制eSIM的普及和应用。
eSIM之所以会遇上“冷板凳”,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出现使得传统实体SIM卡不复存在,光是这一点就威胁了运营商最基本的获利途径——“卖卡”。SIM卡是用户与运营商间唯一的纽带,运营商不能再通过自家的SIM卡对自家的用户进行管理,不难理解为什么运营商会对这项突破性技术不以为然。
但即将到来的5G时代使得物联网行业在近两年飞跃发展,通信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意味着万物互联,急于转型的电信运营商们不得不选择拥抱变化。
eSIM的先进性在于它仅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在,当接入到新的运营商网络时,卡里的信息会被重新覆盖读写。随着“携号转网”的开展,eSIM有助于用户更自由地切换网络运营商。而将eSIM嵌入于设备中也大大提高了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型,增加了使用寿命。
(1)对于个人用户:eSIM基于voTEL实现,解决了原来物联网卡无法通话、发送短信的痛点。按照未来计划,eSIM将支持自由切换运营商网络,给用户带来了更流畅的网络使用感受,也大幅降低了用户的通信资费成本。
(2)对于电信运营商:eSIM将降低传统SIM卡的制卡的成本,使运营商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发展新的业务。为运营商布局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慧农业等垂直行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跳板。
(3)对于物联网市场:相比起个人市场的踌躇不决,eSIM在物联网市场则大放光彩。相较于传统SIM卡,eSIM无需人工插拔更换,更适应大规模物联网部署。通过空中写卡,支持灵活网络更换,确保为设备提供最高速的网络支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让连接设备从手机扩展到了更丰富的消费市场,广泛应用在智能电网、车联网、安全监控的领域。
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全球eSIM设备销量有望突破5亿部,并取代大部分实体SIM卡。面对“携号转网”的威胁,运营商不妨换个角度,通过积极地与设备商合作推广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产品,扩大业务场景,开辟新的增长点。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eSIM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使命,或许将成为5G新的追逐赛道。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