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青年:运营商精细化布局的新蓝海
2025-10-27   |   发布于:赛立信通信研究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作者:钟翠霞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作出明确界定。《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这意味着,银发经济不再只聚焦“已老人群”,而是前置到“备老阶段”,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这也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一、银发市场人群新界定

2024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老年慢病大会上,《中国银发人群年龄划分及人群命名》标准正式发布,首次将老年群体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银发青年(55岁-64岁)、银发中年(65-74岁)、银发老年(75-89岁)、长寿老人(90岁以上),这为银发经济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精准“导航”。

二、银发青年崛起,正逐步成为未来10年社会最中坚的消费力量

在四个阶段人群中,银发青年群体(指出生于1961-1970年间)无疑是当前最具战略价值的细分市场。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婴儿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出生人口约为2.5亿,目前,他们正以每年超过2000万人的速度步入退休阶段,形成一股显著的“退休潮”。



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和推动者,银发青年经历了改革开放、高考恢复、“下岗”“下海”潮及互联网崛起等重要历史节点,这独特的时代背景塑造了其迥异于传统老年群体的群体特征与消费逻辑:


1.群体特征


经济基础稳健,处于财富释放期:普遍具备较高的城市化和教育水平,多数已退休或处于职业后期,经济基础稳健,拥有养老金、房产和储蓄,部分还通过返聘、投资等方式实现二次增收,消费能力和支付意愿强劲。


健康状况良好,健康管理意识突出:整体身体机能保持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强。他们高度重视疾病预防、体能维持与心理调适,并愿意为健康投入真金白银,从体检、保健品到康养旅游,消费链条长。


心理层面拒斥“衰老”,追求自我实现:普遍拒绝被贴上“老人”标签,更强调“青春延续”和生命价值的再发掘。强调退休后,会通过旅游、终身学习、创业等方式探索新生活、拓展人生边界,已成为其主流心态。同时,社交需求不断扩大,从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兴趣社群,活跃于广场舞、摄影、徒步等圈层化社交活动中。


数字化接受度高,是“互联网移民”:中年时期恰逢互联网普及与智能手机兴起,对移动支付、短视频、线上购物乃至部分智能家居应用有较高的接受度和使用习惯,能较快适应新应用场景。


2.消费偏好与趋势


银发青年上述群体特征直接映射到消费行为中,形成了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消费偏好与趋势,主要体现在健康养生、品质生活、精神文化、数字应用、便利追求和圈层社交等方面。



可以预见,银发青年以其庞大的群体规模、旺盛的消费意愿和清晰的需求导向,正崛起为未来10年社会最中坚的消费力量。


三、运营商战略价值


对于运营商而言,银发青年市场的兴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高价值用户迁移地:银发青年处于职业后期,其通信ARPU值潜力高于传统老年用户。随着退休潮的到来,他们将从职场客户转变为以家庭与个人消费为主导的核心群体,通信需求不仅不会削减,还会在健康、娱乐、家庭联动等方面延伸。他们对增值服务的接受度更高,是运营商缓解用户ARPU值下滑、提升用户价值的关键群体。


多元化服务“试验田”:银发青年正在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期,对健康管理、文化娱乐、兴趣学习、金融理财等领域有强烈需求。这为运营商突破传统“管道角色”,探索“通信+X”的跨界服务提供了绝佳机会。运营商通过在这一群体中率先试点融合服务,既能验证产品创新的可行性,也能培育新的增长模式。


家庭数字化决策者:在多数家庭中,银发青年仍然握有经济和消费决策权,尤其在家庭宽带、智能终端和增值服务等方面具有主导作用。抓住他们,就能带动整个家庭的数字消费升级,扩大运营商在家庭场景的影响力。


四、布局路径:运营商如何精准切入银发青年市场?


综合上述分析,运营商必须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银发青年视为驱动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具体布局上,笔者认为,运营商可构建以“数据驱动、产品融合、体验优化、品牌共鸣、生态共建”为核心的系统化布局。


1.数据驱动:精准洞察的前提,破解“一刀切”困境


银发青年虽然属于同一代人,但群体内部差异明显。运营商可借助大数据和AI工具,构建动态用户画像,比如根据银发青年健康关注度、兴趣爱好、消费能力,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细分群体;再跟踪他们在通信、支付、学习、出行、娱乐等方面的习惯,形成趋势判断;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场景中推送个性化方案,如康养旅游推荐、在线课程、金融理财提示等。通过数据先行,运营商能避免“一刀切”,以洞察支撑精细运营。


2.产品创新:从“通信套餐”到“场景化解决方案”,激活存量价值


银发青年大多已拥有固定通信套餐,因此突破口在于存量价值经营。运营商应将基础通信与生活场景融合,提供“通信+X”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比如,健康场景,整合基础通信与远程问诊、智能穿戴设备(如心率监测手表)、康养旅游服务,实现“健康数据同步 + 医疗咨询 + 旅居保障”一体化;家庭场景,将宽带服务与智慧安防、远程看护、家庭娱乐结合,打造“安心家”解决方案;兴趣场景,叠加短视频精选内容、云存储、VR虚拟旅游、在线兴趣课程等,满足精神消费需求;金融场景,联合合规金融机构,提供适配的保险产品、低风险理财咨询、养老金管理,附加“支付安全提醒”等增值服务。


3.体验优化:从“全覆盖”到“深感知”,筑牢信任根基


对银发青年而言,稳定的连接与有温度的服务是接受数字化生活的基础。运营商可从“网络覆盖”与“线下服务”双端发力,打造“无缝连接 + 情感共鸣”的体验闭环。首先是网络覆盖,运营商应持续优化家庭、社区、景区等高频场景的网络质量,特别是强化他们在户外徒步、旅游以及居家生活等活跃区域的室内外覆盖,提供无缝的连接体验。其次是线下服务体验,可将营业厅升级为“银发青年俱乐部”,通过摄影课堂、反诈讲座、数字技能培训等活动,将业务办理点转变为兴趣社交与知识分享站,建立情感连接。同时,可以探索设立“数字辅导员”,为他们解决App操作、支付使用、智能家居体验中的难题,在互动中建立信任与黏性。


4.情感共鸣:以品牌与社群构建身份认同


银发青年更愿被定义为“青春延续者”,而非“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运营商需重构品牌营销逻辑,以“积极叙事 + 圈层运营”唤醒群体共鸣,强化身份认同。


品牌层面,打造专属品牌,传递正向价值观:可借鉴面向Z世代的独立品牌策略(如移动“动感地带”),为银发青年创立专属品牌,品牌语言传递“积极探索、人生新程”的价值观,摒弃“悲情关怀”叙事;同时可推出银发专属数字人形象,增强品牌亲和力。


运营层面,搭建互动平台,激活群体活力:围绕银发青年的社交与自我实现需求,构建三类核心运营载体,比如,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如银发大学,设数字生活、健康管理、艺术人文等学院,以“线上直播+线下沙龙”结合,鼓励学员成为讲师,形成知识循环。在运营商APP内或与外部平台合作设立银发短视频社群,鼓励分享生活智慧、才艺展示等内容,实现“观看”到“共创”,同时通过话题挑战、流量扶持培育银发网红,提升其社会可见度。搭建银发技能分享平台,比如退休教师可提供课外辅导、老工匠可教授手工技艺、资深医生可提供基础健康咨询,可引入积分模式,鼓励银发群体内部、跨代际的技能互换,促进代际互助与社会价值重塑。


传播层面,借势KOL与跨代场景,传递品牌温度:运营商可善用圈层KOL,邀请同龄的旅游博主、摄影师等,通过同龄KOL的真实故事增强传播效果,并设计跨代互动的传播场景,如父母与子女共同参与短视频挑战、跨代摄影展,让银发青年在社会舞台上展现自我,品牌也因此获得温度与活力。


5.生态共建:打破领域边界,构建“银发经济”价值共同体


银发青年的需求横跨健康、教育、金融、文旅等多个领域,单一企业无法完全满足。运营商可将自身定位为“连接器”与“赋能平台”,主动与健康管理、旅游服务、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机构合作,将各类服务整合进自有APP中,统一入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样一来,用户能便捷地获取跨领域服务,运营商也能借此延伸价值链,形成稳定的“银发经济”价值共同体,并从合作分成中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银发青年市场的崛起,是时代赋予通信行业的结构性机遇。运营商必须摒弃“一刀切”的适老思维,以精细化、数字化、情感化的运营策略,深入理解并真诚服务这一蓬勃发展的群体。谁能率先完成从“通信服务商”到“银发青年品质生活伙伴”的转型,谁就能在银发经济浪潮中抢占制高点,赢得这片充满希望的新蓝海。

-END-

赛立信通信研究出品


作者:

钟翠霞

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高级研究员
8年通信研究服务经验,擅长通信行业市场趋势研究、标杆研究、产品分析、市场洞察等,在数字乡村、智慧家庭、中小企市场等通信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分享
赛立信集团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旗下网站
关注赛立信
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
请留下您的电话,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工作时间)直接和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