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大众媒体的影响力与广告收入正在逐步衰减,广播在传统媒体中虽仍然能够逆势而上,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了较大的威胁与困难。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应该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危”与“机”?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时代,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广播的核心听众结构、听众的收听习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播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数据显示,大多广播听众同时也会上网,特别是有了智能手机以后,超过90%的广播听众同时也会用手机上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3小时。
互联网的受众已经覆盖于70岁以下的大多受众,移动互联网的受众目前还较多是年轻一族,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超过70%是移动互联网的受众群。
同时,在网民中超过30%是广播听众,在移动互联网中有38.3%是广播听众,可见广播与互联网的听众融合度是比较高的。
据赛立信在全国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上半年,全国广播听众总规模超过6.5亿人,其中城市听众超过4.0亿,庞大的听众群体,彰显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多,车载人群已经逐步成为广播的核心听众。
车载收听平台凝聚了广播收听市场中最具媒体价值的人群,他们主要是七、八十年代出生年龄在30-45岁的中生代为主,他们均具有较好的文化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具备较好的经济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
我国进入汽车时代以后,这一平台凝聚的人群将来更广泛, 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车载人群中45岁以上的听众占比较2013年同期增涨了5.4%。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广播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首先互联网是丰富了广播节目的传播通道,除了传统的FM/AM传播以外,互联网为广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
以浙江交通之声为例,他们与荔枝FM、喜马拉雅、听说交通、蜻蜓FM、新浪微电台等建立了节目合作关系。
在娱乐思潮下,广播节目已经逐步呈现资讯娱乐化的特点,部分资讯节目,特别是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的界限呈现模糊化的趋势:
例如,浙江交通之声傍晚16:00-18:00播出的《一路有你》,一个新闻脱口秀节目,考虑到下班路上受众需要放松心情、解除压力,节目的氛围都是以轻松、愉悦为主,主持人许诺和董越通过幽默搞笑的语言来解读新闻与资讯,令听众在获得娱乐享受的同时也能够听到所需的新闻与资讯,节目的收听率长期维持在3.0%左右,在杭州地区同时段节目中稳列前三甲之位,是杭州地区傍晚节目中竞争力相当强的节目。
(未完)
原文标题《全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