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音乐季:用音乐唤醒一座岛的灵魂
2025-02-28   |   发布于:赛立信

导读

自后疫情时代开启,人们对户外出行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户外音乐节备受青睐,在中国迎来井喷式发展,成为潮流娱乐的风向标和社交互动的新舞台。

在此,我们将连续推出“数动音乐节”系列内容,网罗近几年音乐节数据、用户画像、经营策略,深入分析研究全国及广电行业内户外音乐节发展趋势找到音乐节策划、推广及举办的点睛之笔,为您提供海量案例参考。

上期为大家分享广播电视台户外音乐节如何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引擎与创新融合的典范其中提到了广电中举办相对大型且成功的户外音乐节案例分享。本期为大家分享鼓浪屿音乐节案例。


传承文化遗产,再塑岛屿价值

自2017年首届音乐季创办以来,鼓浪屿音乐季已然成为厦门乃至全国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它以音乐为纽带,将鼓浪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紧密结合,充分展现了鼓浪屿作为“音乐之岛”的独特魅力。


2024年7月13日至22日,第五届鼓浪屿音乐季如期而至,为这座岛屿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盛宴。

本届音乐季以“传承文化遗产,再塑岛屿价值”为核心理念,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将鼓浪屿的历史文化与音乐艺术深度融合。

音乐季期间,71场高质量演出在鼓浪屿的街头巷尾轮番上演,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从传统民谣到世界音乐,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音乐盛宴。这些演出不仅在专业水准上令人赞叹,更通过沉浸式的演出形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音乐与历史交织的时空之中,深刻感受到鼓浪屿作为历史国际社区的独特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音乐季的所有演出活动均免费开放,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共享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仅体现了音乐季“创新、卓越、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更彰显了鼓浪屿作为文化遗产地的公共属性和文化担当。

在传播推广方面,第五届鼓浪屿音乐季构建了多维度的传播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国内外主流媒体主动推送,宣传覆盖超12个国家和250家媒体,进一步提升了鼓浪屿的国际影响力。

多维传播体系,促进文旅发展

品牌合作的拓展也为音乐季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合作商通过线下不同渠道投放物料,触达超3500万人次;线下门店开展主题活动,覆盖近4000万人次。这种与商业品牌的深度合作,不仅为音乐季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更通过品牌的力量,将音乐季的影响力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

根据音乐季活动预约小程序后台的数据统计,第五届鼓浪屿音乐季的预约开放总数约为19,000人次,其中非厦门户籍的预约人数占比达到了81%。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音乐季的吸引力不仅局限于本地居民,更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参与。而Q上岛总人数为406,635人,其中游客的比例为91.37%,这一庞大的游客群体不仅为鼓浪屿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更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将鼓浪屿音乐季的魅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此外,群众的自发分享也为音乐季带来了积极的声量。网络上参加音乐季的群众自发宣传内容超20万条,这种来自普通民众的自发传播,不仅让音乐季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更体现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

新媒体宣传更是卓有成效。整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互动量达50万次;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100多万;小红书相关话题总展现量超1000万;视频号相关词条有超600条视频。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广泛覆盖和深度互动,让音乐季的影响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


第五届鼓浪屿音乐季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对岛屿价值的深度重塑。主办通过音乐的力量,将鼓浪屿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这座岛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音乐季的成功举办,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也为其他文化遗产地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出品:赛立信融媒研究院

整理、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分享
赛立信集团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关注赛立信
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
请留下您的电话,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工作时间)直接和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