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Yan
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担负着推动产业聚集、培育新型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重要使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园区正在从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不断推进,这种转变有助于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市场变化及各方需求。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陆续发布了多份政策文件,为产业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意见。2021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园区的数字基础建设,探索发展跨越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2023年,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建设数据特色园区、虚拟园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这些政策的发布,都表明园区未来将聚焦于数智化、融合化以及绿色化发展。
同时,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加速发展,驱动园区在生产、生活、经营等场景实现智能化升级。比如,5G可释放网络连接在园区中的潜能,推动新型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则基于深度学习算法、AI等提升园区安防场景、生产场景的智能化水平;大数据应用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预判能力,有助于实现园区精准管理、安全生产等。
此外,园区相关利益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政府部门希望园区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园区经营者追求高效经营,希望通过智慧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入驻企业注重提质降本增效,期望园区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高效的发展环境;公众则期望在园区内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包括便捷的交通、舒适的居住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等。这些需求的升级,促使园区必须通过智慧化手段来满足各方期望,从而推动园区建设迈向数智化发展新阶段。
三大运营商瞄准这一商机,以自身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切入到园区布局中,通过围绕通信产品打造“基础通信服务+场景包”的销售模式,为园区客户提供稳定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在此基础上,面向园区的数字化需求,以“智算平台+大数据分析”为核心,AI能力加持,为园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方案涉及视频安防、智慧物管、绿色照明、能耗管理等场景需求。
中国移动推出一个智慧园区解决方案OnePark,以“一个平台+三张网络+N应用”为整体架构,助力园区智能化升级和管理。2024年末,中国移动OnePark深化AI能力的应用,宣布推出智用、智模、智体三件套,即场景算法、行业模型以及多形态园区机器人。其中,大模型产品——园区智服率先发布,依托AI新质技术,赋能园区管理方实现园区产业定位精准性提升、找企引企效率提升,赋能园区企业实现政策可申报性提升、科创扶持成功率提升,助力园区产业转型和中小企业科创升级。
图片来源:C114通信网
中国联通以“1个园区大脑+1个数字大屏+N个拓展应用”的产品模式,覆盖园区多个业务场景,园区大脑作为其核心内容,用于统一园区平台信息化的相关数据。2024年9月,中国联通举办智慧园区专项产品推介会,在园区办公、园区监控及园区跨境三大场景中,围绕网络接入、终端链接和创新产品深化园区的智能化升级。同时,福建联通副总经理在会上表示,福建联通将通过智能电网、智能照明等技术,促进园区的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工作开展。
图片来源:中国联通官方号
中国电信以“四大应用场景+平台+网络+N个终端”为架构,采用“致远”、“比邻”5G定制组网模式,聚焦五大应用场景,推动5G与园区发展深度结合,打造“有温度、善感知、智生长”的5G智慧空间。2024年9月,上海电信就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产业园区转型提质做出了分享,强调“天弓”工业能力体系以及“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对于提升园区生产、运维的数智化能力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网
未来,在智慧园区的数字化建设项目中,运营商如何利用自身技术和集成能力参与其中,赛立信通信研究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产品布局中,运营商应进一步强化“基础通信服务 + 信息化能力”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市场。随着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面向差异化需求,运营商在基础融合方案的营销上,还需以前瞻眼光去考虑产品包装的区别,依据园区的类型、特色、规模及首要需求,明确匹配的产品,打造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更多园区实现数字化转型。
其次,在方案创新上,以需求升级为驱动,聚焦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更是着重提出“零碳园区”一词。现阶段,运营商应重点推广绿色照明、能耗管理等成熟方案,同时探索新能源与数字化结合的新模式。此外,还应加强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提升园区的绿色出行水平,打造低碳园区环境。
再者,在智能化服务方面,运营商应强化AI能力调用,加速智能化服务的规模化复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园区中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运营商应通过“技术底座+场景赋能”模式,为园区提供更精准的产业洞察、风险预警等服务。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园区内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园区管理者提供精准的招商建议;通过对园区内的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安防预警,提升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运营商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研究,推动智能化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