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顶流”Labubu衣服可能侵权,速看风险点
2025-06-30   |   发布于:赛立信

在潮流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泡泡玛特的Labubu系列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广泛的粉丝基础,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IP。然而,随着Labubu系列的走红,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未经授权的Labubu衣服销售行为。

作为市场调研公司,我们发现,许多商家在销售Labubu衣服时,可能并不清楚其中涉及的侵权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销售Labubu衣服可能面临的侵权风险点,帮助商家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一、商标侵权风


(图源:泡泡玛特官网)

泡泡玛特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Labubu商标,涵盖了玩具、服饰、鞋帽等多个品类。未经授权使用Labubu商标,包括在衣服本身、吊牌、包装上印刷Labubu字样或Logo,甚至在商品标题、描述、关键词中使用Labubu,都可能构成商标侵权。

案例:2022年,深圳某工作室通过Etsy向欧美市场销售3D打印的Labubu模型,单月销售额突破20万美元。权利人取证时发现,侵权商品甚至还原了设计师签名细节。法院最终判决按侵权获利的三倍赔偿,并永久关闭店铺。

二、著作权侵权风险

Labubu系列形象作为原创潮玩IP,其设计和形象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如果商家销售的Labubu衣服在设计上高度模仿或还原了Labubu的官方形象,例如使用了Labubu的斗篷、草莓裙、特色配色等,即使没有使用Labubu的商标,也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


(图源:泡泡玛特官网)

案例:2025年6月12日,拱北海关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运查验场,查获一批印有“POP MART”品牌标识的侵权盲盒及毛绒玩具,共计20599件。这些商品均未经授权使用“POP MART”品牌标识,侵犯了其商标权和著作权。

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风险

泡泡玛特为部分热门Labubu服饰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如果商家销售的Labubu衣服与泡泡玛特的专利产品构成实质性相似,也可能构成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案例:2025年,某服装制造商因生产销售的Labubu主题连衣裙与泡泡玛特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高度相似,被泡泡玛特起诉。法院判决该制造商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泡泡玛特经济损失30万元。

四、不正当竞争风险

商家擅自使用与Labubu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混淆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案例:2023年,某东南亚卖家在Shopee平台使用“LabuBu official”作为店铺名称,虽然实际销售的是自制文创产品,仍被判定构成商标淡化侵权。

五、消费欺诈风险

商家以仿品冒充正品销售给消费者,对消费者造成欺骗、误导,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性销售。

案例:2025年,某电商平台商家因销售假冒Labubu衣服,被消费者投诉。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该商家构成消费欺诈,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10万元。

六、市场调研公司的建议

为了避免侵权风险,商家在销售Labubu衣服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获得授权:确保从正规渠道获得Labubu品牌的授权,避免销售未经授权的产品。

2. 合规经营:在商品描述、标题、包装等环节,避免使用Labubu的商标或与之高度相似的标识。

3. 设计创新:如果自行设计Labubu主题衣服,应确保设计具有独特性,避免与泡泡玛特的专利产品构成实质性相似。

4. 法律咨询:在开展业务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规定。


结语

销售Labubu衣服虽然有市场潜力,但其中涉及的侵权风险不容忽视。作为市场调研公司,我们建议商家在开展相关业务前,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数据来源: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

编辑:刘慧欣

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监制:张月红

分享
赛立信集团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关注赛立信
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
请留下您的电话,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工作时间)直接和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