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繁发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损害。当企业遭遇侵权时,如何高效、有力地维护自身权益,成为每个企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为您深度解析企业在面对侵权时的多种维权途径,帮助您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一、协商解决:低成本的初步尝试
当企业发现侵权行为时,协商解决往往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第一步。通过直接与侵权方沟通,表达诉求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或赔偿损失,有时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案例
宝格丽商标侵权案
(来源:宝格丽官网)
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宝格丽公司发现湖南德思勤公司、深圳德思勤置业公司和深圳德思勤实业公司在房地产开发中使用了与“宝格丽”及“BVLGARI”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宝格丽公司首先尝试与侵权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然而,协商未果后,宝格丽公司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最终法院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宝格丽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10万元。
二、电商平台投诉:快速制止线上侵权
在电商平台上,侵权行为尤为常见。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的投诉机制,快速制止侵权行为。电商平台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投诉指南,权利人只需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平台会采取必要措施处理侵权行为。
案例
衣某公司商标侵权案
衣某(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发现杜某发在淘宝网上销售的商品上使用了其注册商标,并在其网店上明确标注“本店销售的部分商品是仿原单货……”。
衣某公司多次向淘宝网投诉,要求删除侵权商品信息。淘宝网在接到投诉后删除了侵权信息,但未采取其他制止侵权行为的措施。
衣某公司随后将杜某发和淘宝网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杜某发和淘宝网共同赔偿衣某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8万余元。
三、行政投诉:借助公权力的力量
当协商和电商平台投诉无法解决问题时,企业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借助公权力的力量进行维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局等机构有权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并采取责令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罚款等措施。
案例
麦克韦尔有限公司商标侵权案
麦克韦尔有限公司发现业内出现“麦克韦尔雾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中印有与自身企业名称极为相近的标识。麦克韦尔有限公司向主管部门提起了关于企业名称的投诉及行政查处。
主管部门要求侵权方变更企业名称,但侵权方拒绝后,主管部门将其名称强制变更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有效制止了侵权行为。
同时,麦克韦尔有限公司继续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侵权方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500万元。
四、司法诉讼:维护权益的终极武器
对于情节严重、协商无果的侵权行为,司法诉讼是企业维护权益的终极武器。通过民事诉讼,企业不仅可以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还可以获得经济赔偿。
案例
博世商标侵权案
德国博世公司在中国申请注册了“BOSCH”“博世”商标,并投资设立多家以“博世”命名的公司。北京某公司申请注册“世纪博世”商标,并授权其他公司使用。
博世公司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博世”商标构成驰名商标,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变更企业名称,并赔偿博世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33万元。
五、刑事保护:对严重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企业还可以通过刑事途径进行维权。虽然知识产权侵权的刑事门槛较高,但在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刑事保护可以对侵权方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案例
假冒“3Q”商标N95口罩案
在新冠疫情期间,某企业发现市场上有商家未经授权使用其“3Q”商标生产并销售N95口罩。
该企业选择通过刑事途径维权,最终侵权方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案例表明,刑事保护不仅可以对侵权方形成威慑,还可以维护市场秩序。
六、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灵活高效的补充途径
除了传统的维权途径外,企业还可以选择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ADR),如仲裁和调解。这些机制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保密性强等优点,能够快速解决争议。
案例
美国维某公司商标侵权案
美国维某商店品牌管理公司发现上海麦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店铺招牌、员工胸牌、VIP卡等处突出使用涉案标识,并对外宣称其店铺为涉案品牌的直营店。
维某公司选择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仲裁员凭借其专业知识,迅速作出裁决,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510万元。
七、总结与建议
企业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应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以下是几点建议:
1.建立侵权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市场上的潜在侵权行为,及时发现并收集侵权证据。
2.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从协商解决到司法诉讼,企业应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维权方式。
3.寻求专业支持:在维权过程中,企业应寻求专业律师或知识产权顾问或专业市场调查公司的帮助,确保维权过程中的法律权益。
4.持续关注侵权动态:侵权行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企业应持续关注侵权动态,定期更新侵权证据。
维权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只要企业坚定信念,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就一定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希望本文的解析能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维权指南,增强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信心和能力。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你的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探讨知识产权的奥秘。
END
数据来源: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
编辑:廖许凤
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监制:张月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sm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102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