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的广电集团营销运维路径探索
2024-11-25   |   发布于:赛立信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广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捕获更多的用户,成为广电机构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全面解析广电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跨界新领域——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的演进

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演进。本节将探讨“跨界新领域”这一主题下,技术革新如何引领商业模式的变革,展示跨界合作与技术创新如何为广电带来新的增长点与竞争优势。

随着5G技术的普及,5G NR广播技术正逐渐改变信息传播的面貌。5G NR广播不仅提升了广播的便利性,降低了消费成本,还通过多播和广播方式发送数据,提高了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

此外,5G NR广播还在用户端、内容方、广电网络企业、政府部门、远景场景方面全场景覆盖,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5G技术的支持下,5G智慧电台应运而生,推动了广播事业的发展。

例如,湖南宜章县融媒体中心安装的5G智慧电台,截止到2023年8月28日,已有1149家用户签约,1021个频率使用该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三维菁彩声技术,融合高精度声场技术实现实时立体音效输出,旨在革新广播与新媒体音频行业,创造沉浸式听觉体验。



同时,广电行业也在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的Scube工具,它整合了多模态素材识别、视频编辑等功能,提升了制播的效率和质量。

AI技术还被应用于综艺制作和广播市场,如芒果TV的AI导演和长三角之声的AI数字主播不仅提升了节目制作效率还丰富了听众的体验。


播客作为较为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也经历了快速发展,中文播客亦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数个音频聚合流平台上,陪伴治愈类的《思文,败类》、自我成长类《纵横四海》、泛文化类《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投资和生活类《知行小酒馆》等中文播客收获大量听众订阅。同时品牌+播客定制“种草”模式、品牌+平台讲述品牌故事的“种树“模式也在逐渐兴起,通过声音向听众传播品牌价值。

微短剧作为另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提升的趋势。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包括长视频平台的分账模式、短视频平台的多元化商业模式,以及小程序微短剧的用户付费观看模式。

微短剧的用户群体以女性、中青年、中高等收入和消费人群为主,他们更倾向于甜宠、爱情等题材的作品。近年广电机构也在积极入局微短剧领域,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微短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浙江卫视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南辕北辙的我们》和芒果TV出品的《念念无明》,都是广电优秀微短剧的代表。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提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引导各地结合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短剧,展现城市魅力及文化内核。


二、精细化运营——平台建设与垂类打造的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精细化运营”已成为各大媒体平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之一。本节将探讨精细化运营在平台建设与垂类打造中的具体策略,揭示广电如何通过深度挖掘目标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和服务,从而增强用户的黏性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在平台建设方面,广电自办APP正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运营策略,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其运营模式上展现出若干创新特点,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变化。

其主要做法包括:内容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增强融合服务与互动性、个性化推荐与智能分发、社区建设、商业化模式创新、技术驱动体验升级、跨平台协同等。

例如,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的北高峰APP专注于增强融合服务,主要为本地化一站式汽车生活服务应用,为车主提供在各类驾驶场景下的问题需求和解决方案;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听听FM则将精力放在增强互动性与社区建设方面,在平台内设置了聊天室功能,间或举办一些“集卡抽奖”等互动活动,创新广播平台互动的方式。

而广电垂类打造是指广播电视台根据特定细分市场的特点与需求,通过精准定位与内容创新,为不同的目标受众群体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内容和服务。

这种策略不仅包括了针对银发族、学生、青年、宠物爱好者等特定群体的内容创作,还涵盖了如文旅、助农、音乐节、公益、国风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小众领域。

通过这些垂类建设,广电机构能够提供更加高质量且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增强与目标受众的连接和互动。如江苏广播的“荔枝成长计划”为青少年量身定制活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聚焦年轻群体的“魔都电台IP”,青岛故事广播针对中老年人策划的“银色年华”业务板块等。

除此之外,广电还通过探索文旅、助农等活动形式,精准挖掘目标受众的兴趣点,实现有效的市场覆盖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如福建电台针对亲子群体在夏季寻求短途旅行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推出了“乡村文旅嘉年华”活动,而济南广播电视台则通过野外露营+城市露营的形式结合,打造济南全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节目IP的延伸挖掘,并借助粉丝经济的力量,广电新媒体运营成功实现了节目IP的品牌延伸与发展,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TV下的小芒电商通过《名侦探学院》系列节目原创的IP人偶“南波小兔”,创造了衍生品的高销量,体现了垂类打造在提升节目影响力和增加粉丝粘性方面的有效性。


三、新时代营销——新媒体与活动营销的创新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广电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效营销,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节将从新媒体营销与活动营销两个维度,阐述广电媒体在新时代的营销策略与实践创新。

当前,新媒体平台营销主要依托于账号在各媒体端开设商城与橱窗、直播及视频带货等形式,实现多渠道创收,比如宁夏交通广播在微信端打造的UP商城,结合广播、微信及短视频等多元渠道,全方位触达听众,于“双十二”上线首日便取得成交总额突破9万元的佳绩。

还有抖音端湖北电台旗下的频率账号“逐浪新闻”,2023年全年发布了188条带货视频,并进行了两场带货直播,共实现了104.6万元的销售额。以及主持人账号“主持人阿喆”,主持人个人IP鲜明,2023年发布了43条带货视频,并进行了27场带货直播,总共实现了289.3万的销售额。

除了通过商品交易实现创收外,广电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创收模式还包括虚拟礼物打赏、直播期间或者发布视频与文章植入的广告植入。

广电的线下延伸——活动营销,其核心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粘性,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活动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音乐节与文化赛事活动。这类活动通过打造音乐IP,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广州电台主办的“即刻开声”校园乐队大赛,微博端阅读量接近400万次,成功打造了现象级青年音乐IP。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云端音乐毕业季”活动,通过创意活动、系列短视频、DJ短音频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截至2023年8月底累计创收403.7万元。

第二,大型主题活动。利用特定节日或自创节日,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媒体曝光率。例如,上海电台的“静安国际光影节”,通过10大主题日、340场光影盛宴,吸引了131万人次的现场客流。湖南电广传媒的“世界之窗节日活动”,2023年春节期间七天接待游客3.5万人次,中秋国庆期间共吸引超60万游客,同时带动了周边商圈的消费增长。

第三,公益活动。通过公益行动传递正能量,不仅实现了社会效益,还显著提升了品牌形象,为媒体带来了新的创收机遇。例如,沈阳广播电视台FM98.6的“新新乡印”乡村振兴计划,全网曝光量达8000万次。陕西广电的“云朵公益”大型援藏公益行动,一个月内筹集善款达35万元。

第四,广播节目的线下延伸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同步进行,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楚天交通广播的《超级乘客》节目,将传统演播室场景迁移至行驶中的车辆,通过抖音、微博、长江云出行频道等融媒体渠道进行全程视频直播,实现了广播与新媒体资源的高度整合。

此外,还有冠名节目的商业拓展,如厦门经济交通广播FM107打造的燕之屋独家冠名节目《爱的小屋》;以及为行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如专为地产行业售卖服务的石家庄经济广播“微光星球”计划,致力于为地产行业提供专业的全价值链数字营销一站式解决方案,2023年的5月到9月签约额达36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效率,还是通过精细化运营增强用户黏性,广电机构都在不断创新与尝试中寻求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广电行业将继续深化跨界合作与技术创新,探索更多可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也为自身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品:赛立信融媒研究小组

审核:曾婷婷

责编:李倩宇

分享
赛立信集团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

电话:020-22263200,020-22263284

传真:020-22263218

E-mail:smr@smr.com.cn



                
关注赛立信
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
请留下您的电话,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工作时间)直接和您取得联系。